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1年河北大工匠挑战比拼活动
2021年河北大工匠挑战比拼活动现场直击之“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比赛”|争分夺秒联接“智慧生活”
参赛职工在调试设备
比赛现场
12月8日,以“争当工匠,铸就非凡”为主题的2021年河北大工匠挑战比拼活动之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比赛在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此次比赛由省总工会、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等六部门联合主办,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经过各级各单位层层选拔的12名职工参加了比赛。
当日上午8时30分,比赛正式开始。赛场内,选手们各自发力,紧张而有序地对各类传感器进行安装、调试和网络联接,并根据任务书对物联网中智能环境检测等应用场景进行部署配置、开发调试,紧张激烈的比赛气氛瞬间活跃起来。看那娴熟的手法、漂亮的连接,无不展现着选手们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根据赛制,本次比赛为单人赛,比赛时间为2小时。“此次比赛,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与温湿度检测系统部署与施工,另一个是基于ZigBee模块单片机开发编程;此外职业素养也在考核范围之内,按百分制进行考核。重点考察选手的动手操作能力和CC2530单片机开发能力。”此次比赛裁判、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物联网专业群物联网专业教师石妍表示。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个竞赛工位都有一台处于开机模式的计算机和一台备用计算机,连接线、各种模块和设备以及螺丝刀等工具一应俱全。在6号工位比赛的是来自河北惠美公司的职工马清松。只见他打开任务书从头到尾认真细致地审读了一遍,然后拿出NEWLab平台,之后将调试器、温湿度传感器、双联继电器等设备一一固定到相应的位置,并对照任务书中连接图进行连接。“这是在完成物联网智慧生活实训平台设备的操作,相当于2小时内打造出智慧生活的‘中枢神经’。”一旁的裁判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此次比赛,在数据采集阶段要通过连线对模块进行配置和对网络进行配置,从而采集到光照、温湿度、火焰等数据,之后通过配好的网络传到“云平台”,然后通过电脑访问“云平台”获取数据。而在基于ZigBee模块单片机开发编程阶段,则需要选手进行代码编程,之后烧写进芯片,进而驱动各种传感器相应的效果。“这些配置和烧写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难度很大。特别考验选手对细节操作的掌控,一旦不注意或者注意不到位,后续的配置就无法成功,更不用说采集数据的上传。在操作前,我们根据赛事安排都进行了细节的介绍和说明,但在比赛过程中,还是出现了部分选手对细节的处理不到位、程序烧写不进去、配置不成功等问题。”石妍介绍说。
采访中,参赛选手表示,参加技能比赛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过程,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技术也引入到比赛考核中,对每一个参赛选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提升平台。
连接线不牢固,扣0.5分;PIC1烧写成功,得3.5分;遮挡光敏传感器,灯泡亮,得1分……经过激烈比拼,来自中国电信石家庄分公司职工丁进获得第一名,河北聚惠众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职工绳晴晴获得第二名,河北新望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职工杨雷获得第三名。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省总工会宣教和网络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比赛必将在全社会营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为加快培养电子信息服务业高技能人才,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努力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化要求的电子信息服务业高素质人才队伍奠定基础。
(《河北工人报》记者高会坡 通讯员刘子峣)